自从乍浦路桥变成网红桥以后,桥上的长枪和网红打卡的人多了起来,然后人们往东去往外滩,或者往西去邮政博物馆参观,往南去南京路,但很少有往北走的,往北便是传统意义上的市区北部,用半天时间大约5公里的路程漫步在这里的街道,你会感觉如果浦东是上海的对外,徐家汇是上海的风情,这里就是上海的市井。

高楼大厦 老洋房和寂静优雅的高级弄堂,外来的我看浦东和法租界,欣赏感慨之余不免有层距离感。就像兴国宾馆网上说可以进入,到了那里还是没有足够金钱支撑起的勇气让我进去看看,这里则不然,你过乍浦路桥当浦东的高楼和南京路周边的繁华热闹消失和被遮挡后,越往北走越能感受到这是带点草根文化、让人感到亲近的上海

徒步路线从乍浦路桥向北,沿乍浦路北行到拐入塘沽路,第一个建筑是西同女校旧址,典型的19世纪英国乡村学校建筑,有着红瓦屋顶,三角形山墙,卷柱式外廊,这里是右拐到塘沽路最新看到的建筑,你可以回到乍浦路继续,向北。我建议你全程走下塘沽路,路两边的历史建筑还有很多,62号中共特科秘密电台旧址 圣方济书院旧址 等。

继续向北到昆山路口,还是向右看到的是景灵堂,宋氏家族是这座教堂的信徒,往北过宁海路,街角现在正在施工维护的建筑是1929年的胜利电影院旧址,这里曾是赫赫有名的电影金三角,如今在维护也没有看到它的真面貌,也不知道它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继续自己的使命,继续往北,路西侧439号建筑为日式门头,到了武进路往东是虹口救火会。

参观完这里后沿着武进路往西走,来到四川北路,沿着四川北路一直往北,说起四川北路,老上海人最熟悉不过!作为大上海三大商业街之一,这是一条独具特色的“面向工薪阶层的商业大街”,四川北路位于苏州河以北的虹口一侧,老上海口中的“过河看影戏”就发生在这条路上。20 世纪上半叶,这条长逾 3 公里的马路——当时还叫北四川路——周边云集了 34 家戏剧、电影演映场所,帮助虹口成为中国电影业的半壁江山。

今天,几乎所有影院都从这条南北向的主干道上彻底消失,或者沦为遗址,似乎属于一个电影院整体衰落的故事
你还可以去中共四大纪念馆参观,继续往北大部分都是现代建筑和商场,过河后(如果过河往东过四平路到达哈尔滨路后会拍到那张经典的上海三件套合影,我是在回来在研究地图后发现的,当时我是继续往北徒步,又做地铁回到多伦路去的这里,等于绕了个圈,这个时候你们可以自由选择怎么走)。

继续往北看到的第一个建筑是西侧1811弄尽头的创造出版部旧址,接着会看到多伦路,因为这条里是L型,很多人都会选择从这里向左进入多伦路,我的徒步路线是继续向北经过溧阳路往西拐到山阴路,溧阳路上有鲁迅藏书室,外面有标记和建筑,不过不注意很容易错过。

山阴路上文人故居比较多,鲁迅 茅盾 瞿秋白故居,其中鲁迅故居可以参观,选择上需要提前预约不过去了现场登记也可以,参观的人不多,内部不能拍照,门口有故居的介绍可以领取,语音介绍中说鲁迅在这里创作了小说故事新编等,屋内的陈设绝大多数都是原物。
之后在甜爱路爱心形状的红绿灯和满是爱情 相遇 到此一游 一夜暴富的爱情路上看着情诗爱意和别人的幸福一路向南,回到四川北路,过马路向西经过拉摩斯公寓,从孔公馆在回到多伦路,路总长500多米,东北两端都和四川北路相接,看到的孔公馆是孔祥熙的寓所,建筑十分华丽,这里也因很多文学家常在此举办文学活动,铸就了现代文学重镇的地位。

去了鲁迅故居和鲁迅公园最后在以鲁迅文章的结束此次徒步,
上海越界筑路的北四川路一带,因为打仗,去年冷落了大半年,今年依然热闹了,店铺从法租界搬回,电影院早经开始,公园左近也常见携手同行的爱侣,这是去年夏天所没有的。
倘若走进住家的弄堂里去,就看见便溺器,吃食担,苍蝇成群的在飞,孩子成队的在闹,有剧烈的捣乱,有发达的骂詈,真是一个乱烘烘的小世界。”
这是带点草根文化、让人感到亲近的上海